青岛:智能适老场馆掀起银发健身热
清晨的青岛市长者体育运动健康中心刚开门,68岁的张志军来到智慧体测亭,“先测个血压,再看今天的运动处方。”屏幕上很快弹出他的身体数据,系统自动生成了低阻力增肌训练计划。这处2024年投用的场馆,如今已是周边1公里范围内老年人的健身乐园,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,便捷的区位优势成了老人们坚持健身的关键因素。
初次踏入场馆的老人,都会先到体质监测区体验全流程健康服务。在运动健康数字化平台前,工作人员协助老人填写年龄、基础病史等基本健康状况,完成运动风险筛查后建立基础健康档案。随后,通过智能体质检测设备依次测量身体形态、肌肉力量、心肺耐力、柔韧性、平衡性等核心指标——握力计精准记录上肢力量,闭眼单脚站立测试评估平衡能力,6分钟步行试验检测心肺功能。
场馆内部规划清晰,体质监测区、有氧心肺功能区、等速肌力锻炼区、微循环促进区、综合干预区和休闲交流区划分明确,每个区域都配备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的专人提供健身指导。在有氧心肺功能区,一位老人正佩戴着心率臂带操作数字化抗阻训练器,器械屏幕实时显示阻力等级、运动时长和心率数据。相关负责人说:“运动中心率一旦超标,臂带就会震动提醒,物联网系统还会自动下发调整建议。”
等速肌力锻炼区的无痛跑步机旁加装了安全护栏,可调节律动频率适配不同关节耐受度;柔韧拉伸区的肩颈拉伸机有20档精细阻力,即便手不慎滑脱也会缓慢复位,避免受伤。这些智能化健身设备均专为老年人设计,工作人员会结合老人的健康档案和日常运动数据给出专业建议。“比如有膝关节问题的老人,我们会推荐微循环促进区的器械,配合低强度有氧训练,既保护关节又能增强体能。”中心运营负责人王鑫介绍,场馆50余件器械通过物联网系统与运动处方系统联动,能实时同步训练数据,形成“检测-指导-训练-复测”的闭环服务。
不远处的社区口袋公园,刚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健身区同样热闹。不少老人正用加装了扶手的腰部训练器锻炼。2025年青岛已在老旧小区、城市“金角银边”建成32处嵌入式适老健身空间,也与长者体育运动健康中心形成互补。(转自10月15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7版)
相关推荐
智慧体育连沪叶 创新举办中小学生健康体质专项赛
2117月8日,“奔跑吧·少年”第二届中国城市青少年跳绳公开赛(喀什叶城站)在智慧体育技术的加持下圆满完赛。这场汇聚全国46支队伍、500余名少年的赛事,依托上海援疆“三交”项目十年科技积淀,将物联网、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度融入跳绳竞技与文化传承,让喀什地区叶城...
查看全文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一年 深圳中小学生体测优良率提高6%
470记者18日从深圳市教育局了解到,自2024年1月1日该市义务教育阶段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政策实施以来,深圳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高超过6%,近视率下降超1%。 2023年底,深圳市教育局印发《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...
查看全文2024年,长沙人体测合格率提高了!
523经过近2个月的广泛开展,近日,2024年长沙市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达标测验收官,全市超过12100名市民参与。 本次达标测验覆盖了长沙市的9个区县(市),以及湘府英才小学、师大附中芙蓉中学、湖南农业大学等16所中小学及大学院校。测验项目包括了耐力测试、力量测试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