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
2月8日,河北省教育厅制定《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》,决定自2025年春季新学期起,在全省中小学推行优化课程安排等11条措施,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。
根据要求,在不增加课时总量的前提下,推进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安排1节体育课,高中阶段学校每周至少安排2节体育课的要求,严禁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程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保障足球课时不低于体育课总课时的三分之一。
河北省将不断探索完善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”的体育教学新模式,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,注重运动技能学习和实践练习,杜绝“说课”式体育课,上好“出汗”的体育课。推行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大单元教学、初中分班分层教学和高中项目模块化教学,探索推进“体育选项走班制”和“体育俱乐部制”教学模式,激发学生体育兴趣,能够熟练掌握1-2项运动技能。
积极推进1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,严禁“拖堂”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时间。鼓励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,通过适度活动、游戏、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。不断丰富课间“微运动”内容和形式,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参与度。鼓励探索实施上、下午各开展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,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。
创新活动形式,注重足篮排“三大球”和田径、体操运动的普及提高,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体育类、冰雪运动和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,灵活开展广播体操、校园操、跳绳、武术、跳皮筋、踢毽子、打沙包、乒乓球、旱地冰壶、轮滑等学生喜闻乐见、简便易行的体育项目。
延伸活动阵地,广泛组织班级联赛、周末联赛等校内、校际体育竞赛,促进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、常态化、品牌化。通过建立省市县校分层分级赛事体系,完善分学段、跨区域、分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。鼓励各地各校积极通过“主客场”“邀请赛”等形式,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。
此外,强化评价考核,小学阶段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记入学生手册,初中阶段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、学业水平考试、合格性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。探索建立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达标争优激励机制,通过多种形式对达到优秀和成绩提升显著的学生、班级、年级、学校、主管部门等进行表彰奖励。将体育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、指导学生训练竞赛等计入工作量,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,在教师评奖评优中给予倾斜。
(来源:河北日报)
相关推荐
泰美泉近期落地案例 首度进驻长沙热门大盘营销中心
115近期,北京泰美泉科技自主研发的体质测试仪设备在全国多处落地“开花”,覆盖国民体测、体育中考、热门楼盘等,成了大家身边的“健康小帮手”!首度进驻长沙热门楼盘营销中心,购房客户在看房的同时可以来一场简单的体质测试,测一测立定跳远、引体向上、仰卧起坐等项目...
查看全文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开展小学秋季体质健康检测达标运动会
531日前,播州区2024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已全面启动。 此次测试对象覆盖了全区中、小学生以及区职校学生,测试内容涵盖了肺活量、50米跑、坐位体前屈等多个项目,以区直学校、中心学校为单位进行交叉测试,采用仪器和人工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测试,确保测试结果...
查看全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(2024—2035年)的通知
134体教融合蓬勃发展。出台《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,全市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,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,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。每年举办多项青少年体育赛事,打造“羊城学校体育节”活动品牌,常年组织开展“小场地”体育教学交...
查看全文打造校园运动新样本 “双大课间”燃动校园
129面对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提出的 “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两小时” 的要求,海勃湾区第九小学没有简单延长课时,而是创造性地重构了校园时间管理。在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支持下,学校突破传统模式,构建起“双引擎驱动”的课间新生态。上午30分钟的 “广播操+特色体能大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