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推进体育评价改革,丰富校内体育供给
操场上,学生和着古风音乐,挥舞着手中的七彩跳绳;“一、二,一、二……”拔河比赛中,绳子两端的学生拼尽全力;攀爬架前,围满了跃跃欲试的“小健将”……大课间,北京市各中小学校各展所长,校园里充盈着浓厚的体育氛围。
近年来,北京市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,以体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,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口,促进“五育”融合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,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做到区区有品牌、校校有特色、班班有比赛、人人都参与,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“必修课”。
评价牵引,“小胖墩”“小眼镜”变少了
“改革的目标就是崇尚快乐体育、以体育人,促进未来一代健康、快乐成长为国家、家庭的栋梁和中坚。”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2021年,北京市教委发布《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》,包括过程性考核与现场考试,总分值由原来的40分增长为70分,计入中考总分。其中,过程性考核40分、现场考试30分,现场考试项目由原有的8选3增加到22选4。自此,北京市开启体育评价改革滚动实施的序幕,分学段过渡,逐步推开。
“过程性”是此次体育评价改革最突出的特点。体育评价改革在过程上做“加法”,增加分值,并延伸到小学;在标准上做“减法”,执行国家体质健康“达到良好即满分”,用“健康标准”衡量和评价学生,引导鼓励学生和家长通过达成满分目标建立体育信心、养成锻炼习惯。
以考试评价为牵引,《评价方案》的发布为北京市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。经过近3年的改革攻坚,校园的活力增强了,学生的体质改善了,学生的身心更健康了,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了。
记者了解到,北京市近3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。2021年至2023年,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逐年递增,2023年较2021年提升超过6%。北京市卫健委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显示,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率较2022年下降1%。体育评价改革已经成为引导孩子们走向运动场、家长们重视孩子体质健康的重要助推器。
面向人人,丰富校内体育供给
在课后“三点半”的延时服务中,校长、班主任、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配合起来,营造全校体育与健康运动的氛围;学校进一步增加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,让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更高,让全员参与率更高,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……北京市各区、各校妙招频出,不断丰富校内体育供给,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。
为了让各中小学能够开足、开齐、上好体育与健康课,北京市教委开展体育“场景式”育人培训,基于“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、校外锻炼1小时”,开发晨跑、课间微运动、大课间体能健康操、课后服务体能挑战赛、家庭体能锻炼、体测日体能模拟赛六大主题150个微案例,设置学校走廊、家中客厅、放学路上等场景,不断丰富一日体能场景,让体育锻炼融入每日学习和生活。
同时,北京市多年来持续开展“一校一品”体育教学改革试点,各区各校因地制宜设计推广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,在提升体质健康、改善体育课堂、开展全员比赛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突破。
西城区启动“跳动校园”中小学跳绳系列活动,突破场地和空间限制,形成“人人会跳绳、班班有比赛、家庭齐参与”的运动氛围;海淀区每年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超级杯赛和学区联赛,并广泛开展足球社团、足球班级联赛、足球嘉年华等多项活动;石景山区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,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,让学生们“玩好”大课间;密云区坚持全员跑步15年,集体跑步已成为中小学师生每日“必修课”;延庆区40所中小学全部开设足球课程,组建班级、年级和校级足球队,实现校园足球普及全覆盖。
“我们不仅是‘一校一品’,甚至着力打造‘一校多品’的校园体育文化。”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东城区每年开展20余项区级阳光体育赛事,覆盖全区90%以上学校,建立校级、年级、班级联赛机制,开展“班班赛,人人赛”。
以体育人,孩子得到多元发展
北京市京源学校的操场上,学生们组成班级方阵,伴随着音乐进行花式跑操……“跑步属于有氧运动,课间时段出出汗,对学生减轻压力、调整状态很有帮助,也能让学生们的身体、心理得到双重锻炼。”京源学校体育组组长冯雪超说。
赛事融合是北京市体教融合的突破口。北京市逐步推广班级赛,以班级建制为基础组建比赛队伍,实行全市中小学体质健康和足球班级赛,同时支持各区开展各具特色的班级赛。“希望能有更多孩子参与到比赛中,不仅让身体得到锻炼,也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,更希望他们能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。”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。
记者在采访时发现,学生体育锻炼已渐渐向家庭和社会延伸。大兴区联动家庭、学校和社会资源实施“兴娃”“燃卡”“亲子”三大计划,号召全员健身;平谷区推进阳光乐跑“5公里计划”,成立家庭乐跑团,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“我和家长一起乐跑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。 “现在主动锻炼的学生多了,社区里和父母一起锻炼的学生多了,社会上运动场馆里的学生多了。学生的身体素质强了,学生的心理素质强了,家长和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强了。”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校长辛洪涛说。
“我们要回归教育、回归初心、回归学生获得。关注孩子身心健康,注重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方位诊断,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,真正实现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。”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。
来源:中国教育报
相关推荐
松江区2024年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”抽查复核圆满落幕
158为落实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体教融合和学校体育工作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、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《上海市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》以及《松江区关于加强体教...
查看全文河北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
662月8日,河北省教育厅制定《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》,决定自2025年春季新学期起,在全省中小学推行优化课程安排等11条措施,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。 根据要求,在不增加课时总量的前提下,推进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安排1节体...
查看全文全国首创!湖南中小学开启“全员文体”模式
246新学期,湖南中小学即将开启“全员文体”模式……近日,湖南省教育厅、湖南省财政厅、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湖南省体育局、共青团湖南省委、湖南省妇女联合会等六部门联合下发《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这是我省首个专门加强中小学生...
查看全文平江县喻公小学:体质健康测试,为孩子健康护航
17110月22日下午,温暖的阳光洒在操场上,平江县浯口镇喻公小学的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整齐地排列着,等待着体质健康测试的开始。经过前期的宣传动员及部署,一年一度的体质健康测试正式拉开帷幕。 在肺活量测试现场,同学们深吸一口气,鼓足腮帮子,用力向测量仪吹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