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产品搜索文章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
山东济南以“小场地”创新激活体质健康“大课堂”

  老城区校园焕发运动新活力

  操场人均面积不足1.5平方米,曾是山东省济南市育新小学这所市区老校900余名师生的“运动难题”。如今,通过“错时大课间”改革、充分利用互动“小场地”,育新小学将“小烦恼”变成了“大亮点”。

  下午2时45分和3时35分,随着广播提示音响起,育新小学的操场上,6个年级错峰进行40分钟大课间。前院两个年级,中院一个年级,后院正常安排体育课,各区域互不干扰。为提升锻炼实效,学校将武术操、长跑、加速跑、近视防控操等融入大课间,有效活动时间占比达70%。2024年,全校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同比提升12%,近视率下降3.2%。

  “错时不只是分时间,更是明责任、提效率。”育新小学校长沈舜的手机里,存着20余版时间表;校园前院地面上,位置标记点被反复描画,这些细节见证着改革的精细程度。

  在济南,很多老城区学校受场地等因素影响,师生体育锻炼活动空间受限。“我们要求学校因地制宜,步步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。”济南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张丽华说。

  同样面对老城区校园活动空间严重不足的困境,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体育教师张硕带领团队开启“向空中要场地”的实践。他们用粉笔标记墙面高度,打造攀岩、摸高训练区,用废旧体操垫搭建阶梯式攀爬架,将塑料瓶改造成“沙瓶哑铃”,在校园一角设置折叠跨栏障碍赛道。在这样的精心设计下,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率提升了20%—40%,坐位体前屈成绩平均提高4厘米,仰卧起坐合格率增长35%,整体近视率下降5%。

  这种“见缝插针”式的创新,正在济南老城区学校复制推广。从趵突泉小学楼顶平台333平方米的“云动空间”,到很多学校的室内走廊、教室被开发为“微运动区”,各校为学生创建了充足的运动空间,提升了学生体质素养。数据显示,2024年济南学生体质健康省测肥胖率同比下降8%,近视率实现“4年连降”。

  “错时使用、协同治理”,不仅让学生有了更大的活动场地,还破解了公共空间资源紧张难题。今年,在曾被戏称为“补丁球场”的水泥地旁,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联动区公共事业发展中心,将学校围墙外一块750平方米的闲置地块升级改造为多功能健身场所,在学校受益的同时面向周边居民开放。

  “我们将始终锚定‘健康第一’,通过政策引领、时空重构、课程革新、师资优化、AI赋能等多元路径创新,让每一所学校的有限空间转化为青少年体质跃升的能量场。”济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纮表示。(来源:中国教育报)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  •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(2024—2035年)的通知

    61

    体教融合蓬勃发展。出台《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,全市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,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,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。每年举办多项青少年体育赛事,打造“羊城学校体育节”活动品牌,常年组织开展“小场地”体育教学交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江苏以评价改革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

    268

    每年,江苏的学生和家长都会收到一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,其内容包括身体质量指数、肺活量等7项指标的测试与评价,以及针对测试分数提出的每日膳食营养建议、运动项目建议。 一份薄薄的体质健康报告书,牵动着江苏数百万家长的心,也改变了很多学生的体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明确了!贵州中小学实施每日两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

    413

    9月24日,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获悉,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全面落实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贵州省将积极开展2024年全省师生阳光体育运动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。以下是2024年秋季学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松江区2024年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”抽查复核圆满落幕

    362

    为落实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体教融合和学校体育工作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、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《上海市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》以及《松江区关于加强体教...

    查看全文